|
全區建筑業總產值從2017年的11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98億元 臺商區建筑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核心提示 全區建筑業總產值從2017年的11億元發展至2022年的29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93%,建筑業總產值從全市排名末尾到進入全市前三位,企業數量從十余家發展至204家,增長近二十倍……近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等措施,促進建筑行業異軍突起,實現跨越式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 陳桂生 通訊員 黃福權 增強龍頭輻射帶動 為推動建筑業高端商務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臺商區不斷增強建筑業龍頭企業對建筑行業產業輻射帶動功能,吸引建筑業龍頭企業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向該區集聚。 臺商區建設推廣“親清家園”平臺,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手續,縮短行政審批時限,為區內重點龍頭建筑企業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幫助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難題,構建親清政企關系。組織全區建筑業企業成立行業協會,積極推進協會自主開展人才評定、職稱評審等工作。 目前,臺商區共有建筑施工企業204家,其中施工總承包企業120家(特級施工總承包企業2家,一級施工總承包企業12家);施工專業承包企業84家(一級施工專業承包企業47家,二級施工專業承包企業16家);建筑監理企業8家;工程質量檢測機構9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臺商區結合區情實際出臺鼓勵建筑業企業發展壯大政策措施,主要從鼓勵企業晉升回遷、鼓勵企業外出經營、為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支持企業品牌建設、鼓勵建筑企業增產創收、保障建筑企業基地建設用地、鼓勵建筑企業發展綜合型經濟、鼓勵建筑企業在本區辦公、支持本區企業承接工程、推廣建筑工業化體系、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規范各類保證金制度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扶優扶強本地企業,助推區域內建筑業企業做大做強,2022年共發放建筑業扶持補助資金5000多萬元。 對建筑企業的用地需求予以大力支持,對前兩個年度平均納稅在2000萬元以上的建筑企業可申請總部項目建設用地5—8畝;對前兩個年度平均納稅在4000萬元以上的建筑企業可申請總部項目建設用地8—15畝;對前兩個年度平均納稅在5000萬元以上的建筑企業可申請總部項目建設用地15—18畝;建設用地采用公開招拍掛方式出讓,起拍價格按照土地評估價格的70%確定。截至目前,在臺商區設立總部并建設總部大樓的建筑企業已有7家,其中福建第一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大樓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建筑業結構、補短板、穩增長,不斷提高建筑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引導骨干企業擴展公路、鐵路、電力等科技含量高的專業,扶持競爭力強、特色明顯的裝飾裝修、幕墻等專業化企業。為企業與業主牽橋搭線優先承接各類小規模工程,扶持各類專業化建筑企業發展壯大,鼓勵企業突破單一房建或市政為主體的建筑產業結構,向“專精特新”方向轉型升級。 大力開展裝配式建筑應用推廣工作,全區已有在建裝配式建筑項目34個,總建筑面積234萬平方米,排名全市首位。支持鼓勵區內龍頭企業強強聯合,不斷推進全區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已有兩家公司計劃在區內聯合投資設立一個裝配式產業基地。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臺商區積極搭建建筑業培訓考核平臺,指導福建東霖集團建筑工人職業技能培訓考核基地成功申報首批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工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全省僅3家機構申報成功,今后該培訓考核基地可開展模板工、砌筑工、架子工等多種建筑業職業技能培訓,并發放全國通用的職業技能鑒定證書,為我區輸送大批合格的建筑施工職業技能人才。 與此同時,通過結合省市區重點工作任務、城鄉品質提升、無障礙設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改造、建筑節能改造等重要工作,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積極組織企業職工參加各類競賽活動,組建“黨建+人才”服務專員隊伍。舉辦“南星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物業企業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物業安保人員技能培訓、“安全生產月”暨“安康杯”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啟動儀式、物業消防安全應急演練、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應急演練等多種培訓活動,提升人才專業技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