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消費環境 提振消費信心 臺商區舉行“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系列活動 舉辦“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宣傳活動 現場進行消費維權、法律法規宣傳和咨詢活動 本報訊 (記者陳桂生 通訊員黃芳菲 文/圖)3月12日,泉州臺商投資區“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寶龍城市廣場舉行,拉開了“提振消費信心”2023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系列活動的序幕,倡導科學、理性、綠色消費,推動消費提質升級,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打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線下線上結合 開展主題宣傳活動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消委會圍繞“提振消費信心”主題在寶龍城市廣場舉行“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宣傳活動,區消委會成員單位、區消防救援大隊、區電信分局、各鄉鎮有關負責人,區非公協會、各鄉鎮非公協會負責人,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服務企業,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商戶代表以及泉州海事學校學生等上百人參加,也吸引了眾多現場消費者駐足參與。 現場活動豐富多彩,大家一起觀看了消費維權宣傳片,寶龍廣場、友臣食品公司、雕藝產業代表分別作誠信承諾表態發言,為新增的兩家全國12315平臺在線消費糾紛解決(ODR)服務企業授牌,為四家“線下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商家代表頒牌,市場監管工作人員講解消費維權知識及相關法律解讀,開展了消費維權知識競答,設立消費維權、法律法規咨詢臺,分發消費維權宣傳材料1000余份,發放宣傳小禮品500余份。 此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出動宣傳車4部深入各鄉鎮主要街道、集貿市場、偏遠農村巡回宣傳,并利用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有獎問答活動。為提高群眾自我維權保護能力,該局還組織“紅馬甲”維權志愿者進社區、進商戶分發宣傳單1800余冊,并走進第十七中學為近200名學生普及消費維權基本知識,走進學校食堂、農貿市場等開展“你點我檢”活動。 立足監管職能 守好消費安全防線 回顧2022年,之于我市是不平凡的一年,3月中旬疫情突如其來,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面對疫情和時有發生的市場消費亂象,全區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人,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堅戰,沖在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第一線,嚴守進口冷鏈食品、藥店、農貿市場等領域防控關,協調保障好防控應急物資,強化口罩 糧油肉菜生活必需品監管,嚴打哄抬物價、銷售假冒偽劣行為 ,掛鉤蹲點重點企業、項目和學校,保障復工復產復學。 立足職能,提高站位,服務大局。過去的一年,全區市場監管和消費維權人,緊緊圍繞“促進消費公平”年主題,守好食品安全防線,推進“兩個責任”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嚴把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開展“明廚亮灶”示范單位創建,全區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全覆蓋,榮獲全市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評A級,成功創建1家省級餐飲服務“明廚亮灶”示范單位,泉州市第十六中學獲批“泉州市第二批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基地”。 創新監管藥品安全,運用“第三方職業調查”與監管人員“靶向執法”相結合的新模式,提升執法部門監管效能,聘請第三方職業調查隊伍對轄區55家藥品零售企業和65家醫療機構的藥械經營使用質量逐一開展風險調查,共立案查處9起,結案7起,罰沒17萬元。 擰緊特種設備安全閥,為全區295臺電梯購買安全責任險,將355部電梯納入“三長制”管理,為全區457臺起重機械完成“雙限位”加裝。強化質量綜合監管,推動企業加強品牌建設,開展重點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加強計量監督保障民生,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與商家簽署誠信計量承諾書20份。 加大維權力度 打造良好消費環境 針對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去年臺商區舉行了行政執法制式服裝換裝儀式,進一步加強隊伍正規化建設,樹立市場監管隊伍良好形象。舉行區市場服務與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揭牌儀式,著力把市場服務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升到新高度。加強執法,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查處一批商標侵權、制售假冒偽劣、過期食品等違法案件,有效凈化市場消費環境,共立案45件(含當場處罰12件),作出行政處罰40件,罰沒款9.77萬元。集中銷毀假冒偽劣商品20種,4噸標值10多萬元。 暢通12315投訴舉報熱線,及時受理消費投訴舉報,共處理咨詢投訴舉報件1128件,同比增長234%,件件按時辦結,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0余萬元。引導企業建立在線消費糾紛化解機制(ODR),將消費糾紛化解在源頭上,目前已入駐企業5家,處理相關投訴20件。開展線下無理由退貨服務承諾單位申報,樹牢“消費者至上”的服務理念,自愿參與,主動承諾,認真踐諾。駐點監管,優化服務,保駕護航文旅經濟發展大會、工商聯成立大會等大型活動順利召開。 |